十月的风,是秋的信使,轻轻拂过北京的街巷与山野,将整座城市酿成一场色彩的盛宴。天是洗过的蓝,像一块被精心打磨的蓝宝石,澄澈得能映出云絮的纹路;阳光也褪去了夏日的灼热,化作温柔的金纱,轻轻落在红墙绿瓦上...
9月2日的清晨,天光格外澄澈。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活动仅剩一天,北京的上空被万道金光温柔拥裹,流云在晨光中舒展,仿佛天地间所有关于正义的回响都在此刻汇聚。
8月29日,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,上半年该行经营发展呈现出 “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” 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,在绿色金融和区域服务等方面亮点突出。
近年来,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,不法分子利用“区块链、虚拟货币、人工智能、元宇宙、生物科技、云养殖”等新型概念,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、网络诈骗、金融传销等活动。北京金融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:提高警惕,认清非法金融“新变种”
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 “大力提振消费” 置于十大任务之首,安排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较 2024 年规模翻倍。这一决策标志着中国经济正经历从 “外需依赖” 到 “内需主导” 的历史性转折,其背后是对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主动应对,更是对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深刻重构。
2025 年 3 月 12 日,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价值 26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启动反制关税,以回应特朗普政府对全球钢铝产品加征 25% 关税的举措。这场跨大西洋贸易战的升级,不仅折射出欧美经济关系的裂痕,更标志着欧盟在战略自主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。
这场“甩包袱”运动终将写入中国金融史——它既是银行应对周期阵痛的无奈之举,更是倒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变革的转折点。当潮水退去,唯有那些真正构建起“风险-收益-成本”动态平衡能力的机构,才能穿越周期迷雾,成为下一阶段的领跑者。
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,2025 年 3 月 10 日,北京金融界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北京农商银行、北京银行、华夏银行组成的"金刚组合"正式缔结战略联盟。这三家总资产近10万亿元的市属金融机构,以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优势,通过战略协同构建金融生态圈,不仅为首都经济注入新动能,更开创了"一个城市三家法人银行深度合作"的全新模式。
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6日(星期四)下午3时,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、财政预算、商务、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以下为潘功胜行长的问答实录:
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6日(星期四)下午3时,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、财政预算、商务、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以下为记者会部分图文实录。
由中国金融网联合人民币杂志、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、银行网、金透社主办的第十九届 “中国金融品牌榜” 于 2025 年 3 月 6 日揭晓。作为中国金融业最具权威性的年度评选活动之一,本届榜单通过社会责任、乡村振兴、绿色金融等四大维度的价值评估,为行业树立了服务实体经济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标杆。
随着 2025 年全国两会的隆重拉开帷幕,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。这场盛会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国家发展的殷切期望,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力,为世界提供了诸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 “中国答案”。
这场座谈会犹如一面多棱镜,既折射出民营经济的蓬勃生机,也暴露出金融体系的深层梗阻。当绣娘们指尖的银针开始编织数字金融的网络,当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转化为国家竞争力,中国金融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。
2 月 25 日,金融监管总局、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,释放出坚决消除这些隐形壁垒的强烈信号,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。
2025年开年以来,人民币汇率呈现显著反弹趋势。2月24日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破7.23关口,创下自2023年11月底以来的新高;在岸人民币同步攀升,美元指数则跌至近两个月低位。